【電影】十二公民 12 Citizens:言無刀鋒 決策殺人

改編自美國1957年經典電影《十二怒漢》,北京話劇導演徐昂的處女作以此為基座,蓋起一座讓人看見社會偏見與刻板印象的大樓。

在中西方的法律裡,最大的差異莫過於陪審團制度,東方屬於法官說了算;西方則由12名各個背景的陪審員組成陪審團,依照法庭上的攻防辯論以及證據,提出有罪或無罪的決策。

既然是西方才有的陪審團制度,這要如何在中國電影裡呈現?編劇巧妙的把它改造成大學裡的西方法律課程,合理化陪審團的出現。

《十二公民》的故事原型,《十二怒漢》裡說的是一個貧窮人家男孩殺了父親,所有人都認為出身低賤的農家男孩,一定會做出這件事。「農家男孩」是原型故事的標籤,《十二公民》中則把這個標籤轉換成「富二代」。

這不是仇視,而是社會刻板印象造成的偏見。富二代對於許多人來說是負面的、遊手好閒、紈褲子弟,富二代會為了遺產而親手殺死老爸,似乎也不會讓人覺得驚訝;這是社會塑造出來的偏見,偏見形成久了就會變成難以移除的刻板印象。

比如說,外地人(片中指河南人)就是不守規矩,吃喝嫖賭、社會亂源,在許多"大城市"的人眼中,外地人是低下階層。不要覺得這只會發生在一些人身上,好比我們到了桃園車站看到外勞們聚集,就常聽見人家說:「噁,好臭喔,外勞身上都有種味道,一到了火車站就聞的到。」真的是因為外勞身上的味道還是你鼻子裡裝了歧視的味道?

再舉個例子,片中的陪審員說,富二代等同於不孝子,不論是不孝子或不肖子,對於富二代就有這些撕不掉的標籤,這是個很有趣的角度問題。因為我們身分社會、經濟條件不及富二代,所以我們會說,他們如何如何;因為我們把自己用從下往上的角度去看,所以產生偏見甚至仇視。前提是,我們把自己看低了。

最後一個例子,同樣出現在片中的兩位關鍵證人-女人與老人。一隻腳中風的老人,如何在聽到樓上有身體倒下的聲音後,15秒內從床上爬起來並且 “跑” 到門口看見富二代下樓。陪審員之一點出了這件事背後的意義,因為他是老人,老人在社會群體中屬於弱勢,沒人要聽他講話,更何況他還中風,更覺得自己常被忽視,難得有人要聽他表達意見、難得所有人的焦點都放在他身上,老人的「自尊」已經跨越了原本該謹守的範圍,為了「自尊」與一時的「注意」,老人的證詞並不完全正確。
再來說說關鍵證人,住在對街的女人。女人時常會壓壓兩個眼窩、眼睛下邊也有個凹槽,陪審員之一說,這是因為戴眼鏡的關係。但上電視的女人又沒有戴眼鏡,這是為了什麼?

為了好看,為了美,為了難得一次的機會:「有人聽她說話!」女人在社會中經常屬於弱勢,如同老人,而案件裡她是關鍵證人,理所當然所有的目光都會聚焦在她身上,為了讓自己留下讓人深刻的印象,女人把眼鏡拿下來,卻忘了一件事…當晚,她輾轉反側睡不著,說自己親眼看見了對街的命案發生,但睡覺時,她有帶著眼鏡嗎?

言無刀鋒,卻可殺人。一直堅持無罪的八號陪審員從少數扳成多數,一一的證據都在強調是否夠力去定罪,而不是一直用偏見去討論富二代有沒有殺人。這樣的討論沒有意義,也等同於浪費時間。

我很佩服八號陪審員這個角色的心理狀態,雖然結局透漏後才了解為什麼他能保持冷靜到最後,但至始至終,八號陪審員用的是「理性」看待事件,而其他陪審員,甚至最後堅持有罪的陪審員,這樣的堅持都是他們經過自身背景的套用後,所謂的「感性」決定。

情、理、法。
這三個順序沒有一定的先後,有時法走前,有時情走前,「情、理、法」多看於當時呈上的證據與決策者的思考邏輯,沒有人能說個準。

《十二公民》雖與中國現有的法律制度不相符,卻也是將經典重現的好範例。

我想起美劇《How to get away with murder》,學生問教授,要如何知道委託人有沒有罪,教授冷冷地說:「I don’t care!」

美劇《The Good Wife》也常在這樣的情形下掙扎,「Law is the law」卻也是事務所主理人黛安與康納最常說的。

我們回到現實,接下許多驚動社會的案件的黃致豪律師曾在訪問中提到,他覺得律師應該不分身分貴賤、貧富階層去了解委託人,到底需不需要法律協助。

看到黃律師的理念,我不禁覺得自己世俗。原來在一個律師要接下案子前,當別人都在謾罵兇手甚至兇手家屬時,黃律師依舊走在法律的天平上,這讓我相當相當敬佩。

陪審團裡,當一個人舉手,不僅僅代表有罪或無罪,可能也是關鍵生死的一票,有些人手這麼一舉,就害了一個無辜的人命。言無刀鋒,舉手也不費吹灰之力,卻能以決策殺人,這是在決策前務必理清的。(文/大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