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MOL X DAJI = LIFE
MoVie X MuZik = Vie.
音樂|電影|咖啡店 只要聽音樂、喝咖啡和看電影就飽了
台灣電影面對劇中各種不同的角色,能將其擴大、顯示,一種你我都沒察覺的方式,或者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方法,讓每個角色透過演員,真實的跳出真實的呈現。導演鍾孟宏2008年黑色喜劇《停車》,電影裡一位整晚上衰到不行所有古怪事都找上他的男主角「陳莫」,為了一個停車位從滿心歡喜到無奈、囂張之至強迫女子賣淫的皮條客「大寶」、繼承父業卻搞砸一切的香港裁縫師、從道上退下安穩過日子的理髮店老闆「長壽仔」;2010年蕭雅全《第36個故事》,開了夢想中的咖啡館,凡事細心精算的朵兒、大剌剌想怎樣就怎樣,擁有豐富生活經驗的薔兒;新科導演陳駿霖以台北為題材的浪漫電影《一頁台北》,家開麵店,為了找女朋友天天夜守書店的「小凱」、書店打工無意間注意上小凱的書店店員「Susie」、便利商店店員,不知怎麼回事捲進一場風暴的「高高」、追蹤毒品交易有點兩光有點胖而移動不便的警察「基永」;橫跨十幾年歲月,從青春到成長一次血淋淋看透的《女朋友。男朋友》,天真浪漫學校風雲人物最後在引領方向中迷失自己的「王心仁」、看似粗魯卻有纖細思維的「林美寶」、同性戀,忠厚老實事事替人著想自己擺最後的「陳忠良」....台灣電影中每個角色的特性隨著劇情發展越顯越明,獨特、自我風格,彷彿編劇與導演串通好,要讓觀眾在走出電影院前眼裡還有每個角色的樣貌,走出電影院後嘴上還有討論不完的分析見解,躺在床上時心中還有他們的樣子。《寶米恰恰》也有著同樣的魅力。 誰說雙胞胎一定就一樣?電影《寶米恰恰》從雙胞胎「一樣」、「很像」的劇情展開,穿的一樣、長的一樣、聲音一樣、習慣一樣,唯一不一樣的是,他們是不同個體,擁有不同的思考與想法。張寶妮和張米妮(黃姵嘉分飾兩角)出生以來就一直被擺在一起,課業和體能也差不多,念同樣的學校同樣是籃球校隊,在別人看來她們是雙胞胎-「一樣」,姊姊寶妮卻希望別人分辨他們的不同,畢竟是兩個個體。要將雙胞胎明顯區別不同,對一般人來說已經有些難度,何況電影中確實是由一人分飾兩角來詮釋,導演跳脫外人看到的「外表」,著重「內心」的想法,將張寶妮和張米妮區隔開來同時帶進兩位更強大的角色為兩人增添性格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