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學校都有一個傳說,歡迎光臨「愛迪生中學」,傳說進了這所學校,成績會突飛猛進,還可以保送哈佛大學…。
《藍色項圈》上映之時,剛好搭著公視的戲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引起一小波討論,但終究是沒有反映在票房上。
以高壓、追求成績為名的「愛迪生中學」在片中根本是全國資優生聚集地,當所有的資優生聚集一起,第一名的還是只有一位。因此在校成績,就成了學生之間的階級、地位。成績不好,會被霸凌,因為你,拖累了全班的平均。
主角葉群在爸媽的"迷信"下,把他送進愛迪生中學,希望他未來能一表人才之外,更可以是全校唯一的那個哈佛保送生。
《藍色項圈》詭譎的氣氛開頭,畫面顏色都有點偏向藍色(也許是符合片名),全校學生都像受到控制,扭曲的不只是體制,還有人心。主角葉群就這樣踏進了一個不知所以的世界,學校像是被隔離在世界之外,或甚至他們認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
學校的第一名林世文,因為是哈佛保送生,享有的特權何其多,但他不開朗的神情、與追溯至以前上美術課畫畫時的神情,簡直判若兩人。他告訴葉群,想要第一名有個捷徑,但葉群聽了覺得有夠變態;於是他轉而找向小強,小強相信了,小強成為學校「第二個第一名」偶爾的「第一名」。
這個神祕的「捷徑」聽起來超奇怪,但若你看過香港電影《碟仙碟仙》,大概會知道原理為何。其實是關於宗教、獻祭與作法改變命運的方式,讓阿文(林世文)與小強著迷不已。(不破梗贅述了)
電影整體節奏平淡,只有在談到接近考高分的神祕捷徑時才會提高詭異的氛圍,最終結局走向,也很難直接讓觀眾看出到底為何,也難怪網路上會有不少評論表示「看不懂」。
我想導演最後想表達的不是懂不懂,而是讓我們體會高壓體制下人類扭曲的樣貌與血淋淋的現實,然而回過頭,最終我們都是羊群中的一員,就像《麻醉風暴》裡說的,「只是小羊群變成大羊群。」(文/大默)
===觀影後討論,有雷===
(1) 藍色項圈到底代表的是什麼意思?
是關於某種獻祭,套過藍色項圈的人,有如改運換命,除了考試可以看到答案讓成績突飛猛進,定期找人獻祭也是一個重點。舉例來說,林世文有次考試只考了58分,可能就是當時藍色項圈的「功效」快要不夠了,因此他才會急著找人來獻祭,以便維持功力。
(2) 那張很久之前的學生團體照,為什麼當時校長就出現在照片裡了?
仔細算算照片的時間,再算算距離2017年,校長已經115歲,如果不是不老校長,就是校長根本也是一隻鬼。舊照片裡面站在校長旁邊的學生,很明顯地也是用高領圍住,當時應該就已經使用這樣的「獻祭」方式來提高學生的成績。
(3) 林世文為什麼一直要小強打他?
林世文想要逃離愛迪生中學,以為只要告訴爸爸,他在學校被霸凌,爸爸就會幫他轉校,沒想到卻被丟包。
(4) 林世文是自殺還是被殺?
詭異的微笑,看起來很像自殺,但是自殺的人不太可能一次割兩隻手腕,所以也有可能這件事是他與小強的「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