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了好久才把這部神片看完。我並沒有在第一時間跟上,《寄生上流》一直到入圍並拿下許多奧斯卡後,我才搞懂整部片大概想要傳達的意思。
必須老實說,《寄生上流》的預告片不太吸引人。「社會階層」與「社會現實」對多數觀眾而言,是比較生硬的話題,偶爾需要身心靈合一、體會或有共同經驗下才能產生共鳴。不像喜劇片,嘻嘻哈哈笑一笑,身體舒暢。
因此能夠買下許多人的心,我相信《寄生上流》一定有他神奇之處。
本片韓文原名為「寄生蟲」,如果你看一些電影評論網站,會將本片同時歸類在喜劇和驚悚,兩個毫不相干又有點牴觸的分類。《寄生上流》卻能夠同時存在也不違和。
電影描述一家人住在破舊社區的半地下室住宅,四個人都沒有正當工作,卻懷著「偉大」的夢想,想像一天會一步登天、發大財,但其實四個人都各有所長,只是「擅長」的部分很小,也可以說很窄、侷限。
有一天,一家人當中的長子的朋友因為出國,拜託長子接手家教的工作。因此長子靠著偽造學歷,進到上流社會家庭裡擔任家教。在跟上流社會家庭的媽媽聊過天後,發現家裡還有一位需要接受藝術治療的小兒子,因此長子把妹妹冒充成美國藝術科系的畢業生,引進上流社會家裡,負責對小兒子進行藝術治療。
這一來一往,一下兩個人靠著說謊、編造、偽造等伎倆順利進入上流家庭。他們看時機來了,又藉著特殊機會,把原本的司機和管家踢走,長子和妹妹引進了爸媽進入家裡。
四個有血緣關係的人,在上流社會家裡要裝成完全不認識對方,私下來著什麼勾當只有彼此知道。
有天,上流社會小兒子生日,上流家庭一家人出去露營,將家裡交給了管家,於是原本住在辦地下室住宅的四人,立刻"住"進上流家庭,根本當自己家了。直到舊管家謊稱離職時走的匆忙,有東西忘了拿而進入屋內。故事才又展開第二篇張….。
寫到這,我非常喜歡電影一開始用「半地下室」這個場景,立刻說明四人在社會上的生活品質和位子,視角上,觀眾馬上可以理解什麼叫做"低人一等"。當他們四人住在房子裡,以為自己和外面的人都一般高,實際上,當外面的人往裡頭看,裡面的人就是矮一截。好似社會上,大家都說的:「平等」,其實是看起來平等,實際上並不。
而四人當中的長子和妹妹利用偽造和一套能說善言,就進入上流社會的高級住宅,好像也在諷刺社會中有些只看外表的人,很容易被呼巄,也在諷刺一些明明沒有實力(內在)卻靠一張嘴吃遍天下的人。
你覺得很扯嗎?
現實就是如此。
故事的第二篇章從舊管家進入家裡說起。
舊管家進入後,四人才發現原來房子裡還有不可告人的祕密,四人原本的計畫被打亂,加上屋主媽媽打電話回來說因為下雨,他們必須折返,要現任管家現在開始煮麵。四人在慌亂中,還得搞定舊管家,他們完全沒有料到原本完美的計畫,因為一場雨全被打亂。
第二階段的故事就比較多趣味了。也是從這個段落起,我終於理解為什麼電影在一些分類上同時放進驚悚和喜劇。
若選出兩個最好笑的畫面,一個是舊管家試圖推開秘室的門,整個人懸掛在書櫃與牆中間,這畫面簡直卡通裡才會見到的;另一個是四人發現屋主臨時返回,慌慌張張收拾,媽媽還得一邊煮麵一邊顧到是否舊管家又來鬧事。
多虧了這段落的轉折,整部片不會太過沉悶。
在這裡,我必須提出一點印象特別深的片段,也是後來引發事件一發不可收拾的關鍵點。
上流社會男主人與女主人躺在沙發上,看著堅持要露營的兒子逕自把帳篷搬到花園自己露營時,男主人聞到了躲在桌子下面,在家中擔任司機,四人當中的爸爸的味道。
這個味道就跟他每次坐在後座時,從司機身上聞到的味道一樣。而這個味道,女主人也曾經提出來說過,司機人很好,就是有個味道會一直飄過來。
嘴巴上是說「味道」,其實象徵著司機的社會地位。
試想,我們走在路上如果看到流浪漢或乞丐,還沒有接近他們,通常會先聞到味道;再想一下,如果路上看到一個人很遠就已經飄來濃厚的臭味,就算他不是乞丐或流浪漢,部份的人也會覺得,那個人家裡環境不好、因為家裡環境不好,衛生習慣也有問題。同樣的,看到工地旁的工人經過,有些人會閉氣、捏鼻、快速走過,因為他們覺得工人身上的汗味很臭、工地的粉塵可能會吸進去。
因此每當男主人提起「味道」,或是出現捏鼻、嫌棄的表情時,總讓司機感到不舒服。
第三階段的故事就從味道說起。
原本以為掩蓋過一家人趁主人出遊時偷偷搬進豪宅享受生活,這段的故事將是引導至最後深沉低迷的氛圍。
開心的生日派對,在地下室的秘密曝光後,一切變了調。其實沒有那麼糟的,卻在男主人一個捏鼻的動作與「味道」再次呼應,發展出電影結束前誰都想不到的結果。(就不點破了)
回到片名,韓文原意為「寄生蟲」,不論放在電影開頭、中段或結束都極致貼切。說穿了,在每件事都必須選邊站、每個人都會被歸類,從性別、年齡、居住地區、工作產業、職別、收入等,每項指標都在替人們分類,替你們選一邊即使你們不想去也一定要這樣分的社會方式,很難讓所有人都理解何種為「平等」。
或許所謂的平等,也只是站在自己的觀點去評斷,你認為平等,就平等了。而平等,根本不存在。(文/大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