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宜蘭】泥鰍咖啡:把英文照著念一遍

今年下定決心好好整理部落格,歷經12年的時間,發現自己不知不覺也記錄著當時的心情12年。回歸上班,在變動的日子中不斷尋找節奏,以前只知道工作的節奏,現在比較在意生活的節奏。

在工作轉換的休假期間,有天在公車上從天母前往北投,看著外面的陽光,忽然忘了那天是星期幾。我認真思考,強迫自己不要馬上拿手機起來查,後來想起來了,原來那天是星期四。但怎麼過起來像週末假日呢。

於是我決定試著把每天都過得像假日。

趁著要去羅東拍活動紀錄,無法安定的我又出了個早,先到宜蘭「泥鰍咖啡」瞧瞧。

早在很久之前,泥鰍咖啡就已經收在口袋名單,看著網友們評論那間店有多熱鬧,偶爾假日甚至沒有位子,身為咖啡獨旅的我,總是很怕一個人還是要等很久的位子。但如果能在一開店就抵達,整間店又是另一回事了!

伴著颱風外圍氣流的陣風,宜蘭天氣略為清爽,比起上個禮拜同樣也是工作活動的大太陽,我反而喜歡涼爽的宜蘭。

剛抵達就被門外的綠意吸引,滿是龜背芋、鹿角蕨、還有幾株可愛的小花,自從 Joyce 愛上種植物,我也能跟著叫出幾個名字。

不確定是不是因為宜蘭人的還沒睡醒,我又當了第一名的客人。今天喝「冰美式」+「藍莓乳酪起司蛋糕」。

前陣子台北咖啡圈盛傳,因為有客人亂摸亂動某間老闆的古物珍藏,因此被老闆直接趕出門。對於這樣的咖啡店,我都稱之為有規矩、有個性!泥鰍咖啡也不例外(我指的是古物珍藏的部分,不是趕人)

泥鰍咖啡應該是宜蘭數一數二對於豆子、手沖以及甜點非常講究的店家,在店內細細看著各種老東西,覺得時光像是倒回小時候。12點鐘整,牆上的時鐘發出聲響,再度吸引我把目光移到牆上,發現原來這老東西,也是來自日本的經典SEIKO。

說起跟SEIKO的連結應該從小時候,出生以來客廳就一直掛著SEIKO的時鐘,印象中他只有換過幾次電池,其他時候他就像鎮店之寶,默默靜靜的在牆上,每天看不覺得突兀,但哪天睡醒發現他沒在牆上又覺得奇怪。

有一次晚上睡不著,自己帶著小被被到客廳躺在地板上,當時的地毯有各種車道地圖,也是我小時候喜歡冬天的原因(只有冬天會拿出來)。我把小被被鋪在地毯,躺在小車車旁邊,眼睛看著天花板心想:「怎麼會睡不著」,不過當時內心的孤獨感其實大於一切。

越睡不著越聽得見周遭的聲音,比如SEIKO時鐘的秒針,在當時的我來說,就像規律且越來越接近越來越大聲清晰的木魚,每一次的秒針走路,也似乎放大了內心的孤獨。

但我不恐懼,面對全黑的世界,我一點也不害怕。

至今還是搞不懂那天晚上怎麼了。

看完店內的老東西,忽然好奇「泥鰍」這個名字怎麼來。跟著店裡擺放物品跟著念「hooliu」,好,我好像懂了!

但是再念到另一個「hooliucan」,嗯?快打旋風嗎?

我又不懂了。(文/大默)